授权,委派任务还是下放权力?
内容摘要:
随着职场越来越扁平化,授权(Delegation)更多被理解为赋能(Empowerment),但两者的区别在于,管理者是否愿意放下权威,和,下放权力。
2021-04-18 12:19:03
上一篇我讲了《授权的七大陷阱》,这一篇要跟大家聊聊:如何攻克这些陷阱。
首先,来看DDI对授权的定义:通过任务的委派或决策权的下放,让下属能够发挥强项,并通过这些任务得到锻炼及成长,同时也能完成任务。
所以,授权的最终目的是「赋予员工能力/力量来挑战更高的目标/任务」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,很多公司倡导「赋能」的原因。
很多人听到「赋能」,可能想到的是培训、辅导等,我还是喜欢用「授权」来表述,因为要赋予员工能力/力量,通过决策权的下放,是最好的锻炼方法。
这里有四大诀窍,让你成为授权达人,创造一个被充分赋能的工作团队。
1
选对人,做对事
很多领导为什么无法授权,因为他觉得没有适合的人可以承接,担心事情搞砸,或是不如预期。
其实,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手边的任务,可以将它们分成三种方式做授权:
1、征求建议
邀请他人提供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建议。这样的好处,是让他人觉得有参与感,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,进而觉得被赋予了力量,而更为投入。
2、委派任务
委派员工没有太多需要决策的任务,但该任务对他而言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。比如说:一个需要大量跨部门协调的任务,给到一个在团队沟通协作上表现还不错的员工,但是这个机会对他而言是更难的任务,可以将他的协调能力提升一个台阶。
3、授予权力
请员工负责需要重要决策的任务。举例来说,请员工负责设计如何激励某产品业绩的激励方案。这样的任务,就需要进行许多跟金钱相关的决定,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决策能力。
所以,你可以检视一下你手边的任务,再看看你的下属,一定有些人适合征求建议,某些适合委派任务,某些人已经成熟到可以被授予权力。这样,至少你可以成功地踏出授权的第一步。
2
平衡任务与个人发展
大部分的领导在授权的时候,都只考虑“谁能完成任务,最省心?”,却导致了变相的绩效惩罚,能者多劳,永远是能力最好的承接最多的任务。
但,回到上述所讲的「授权」定义,你会发现,要通过授权创造一个赋能的环境,你在授权的时候,就不能只考虑“谁能完成任务?”,你还需要考虑:通过这个任务,“他能得到什么锻炼?”
要做到这样,你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,员工才能通过你的授权得到成长。你也需要明确的让员工知道,通过承接这样的任务,你希望他锻炼什么。
3
说清楚讲明白
很多领导在授予员工新任务时,常常就是一句话:“好好干,别做砸了!”,或是“就交给你了”。但再有能力的员工,为了要让他完成任务并兼顾个人发展,你还是得要跟他好好谈谈:
· 任务的重要性。
· 期待达到的结果。
· 过程中他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决定。
· 有什么困难,需要什么协助及支持。
· 多久跟进一次以确保任务在正轨上,并得到及时的支持。
4
设立警示点
在任务委派出去后,很多领导真的不放心,频频跟进。站在员工的立场,觉得老板不够授权,没有给他空间,积极性被打消了,「赋能」的意义也没了。
所以,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在委派任务的同时,跟员工商定好多久跟进一次。员工第一次承接类似的任务或工作,最好是先紧后松。
另外,也要跟员工商定好,发现什么样的问题,必须要主动回报。例如:进度已经滞后3天,一定要主动回报,或是,预算已经超出5%,一定需要讨论ROI(投入产出比)。
这样,可以让员工对于跟进有主控权,你身为领导也能放心。
以上四种诀窍,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授权陷阱。各位领导,赶紧操练起来,让自己成为一个能通过授权,赋能团队的领导吧!
(本文由DDI英跃原创,作者叶庭君,DDI全球副总裁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、首席顾问。如需转载请联系400-9697-622.)
相关阅读推荐:
授权的七种陷阱,你中招了吗?
变革之下,企业管理层准备好如何应对了吗?